论文写作发表服务
导航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科论文 > 唐朝和亲公主的概况及地位试析

唐朝和亲公主的概况及地位试析

作者:yibilw 日期:2021-11-13 分类:文科论文

  (一)嫁妆情况

  唐朝厚嫁成风,公主嫁妆置办更是如此。史载文成公主出嫁带有“经史典籍三百六……诸种食物烹调法,工巧技艺制造术”。这还仅是公主嫁妆的一部分。但是,嫁妆的丰厚并等于和亲公主的地位高。皇室为公主们置办的嫁妆大致有两类:一部分是为保障她们未来的生活水平;更多的是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投资和扶持,如文成公主所带“工巧技艺制造术”就推动了吐蕃王朝工艺技术的发展。

  如此,就能理解唐太宗在绝婚薛延陀首领夷男时说:“固中国婿,名重而援坚,诸部将归之,戎狄野心,能自立则叛矣。今绝婚,使诸姓闻之,将争击延陀,亡可待也。”7也就可以解释,为何突厥多位可汗屡次请婚于唐朝——周围部族因和亲公主的嫁妆实力增强,使其感到了威胁。

  可见,和亲公主虽然坐拥丰厚的嫁妆,但是,实际上公主本人地位并不是很高。

  (二)参与理政

  和亲公主还肩负着影响少数民族政权决策,促使其亲近唐王朝的使命。但是,并不是所有公主都能做到:如静乐公主、宜芳公主出嫁仅半年就被杀。二人的早逝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安禄山对两个部族的压迫,但是,也说明她们实际上很少能对少数民族决策进行影响,未能在少数民族政权中获得较高的地位。

  唐朝方面,对于未能完成任务的公主则会严厉斥责。《资治通鉴》记载了唐武宗斥责太和公主的诏书:“先朝割爱降婚,义宁家国……为其国母,足得指挥;若回鹘不能禀命,则是弃绝姻好。今日已后,不得以姑为词!”8太和公主为此脱簪待罪。可见,未完成使命的和亲公主在唐王朝也没有什么地位。

  总之,公主们名义上拥有参与政事的权力,但实际上很难行使这一权力,也并未因此在少数民族政权或唐王朝中获得较为崇高的地位。

  (三)子嗣情况

  子嗣一直以来便为人们看重。但是,出塞公主们在子嗣方面的情况却不甚理想。

  在唐朝和亲的近40位公主中,有子嗣记载的仅有12人。其中3人嫁与在朝藩将,并未出塞。其余9人:文成公主和宁国公主无子;小宁国公主和崇徽公主的子女死于王位争夺;金城公主与赤松德赞的相认也几经周折:“汉公主于阳金马年在札玛生产赞普赤松德赞。那囊萨至公主前,伪为亲昵,竟将公主之子夺去,诈言此乃我所生者。公主以乳示之,涕泣哀求,悲伤号呼,仍不授与其子。”直到赤松德赞周岁,母子二人才得以相认。

  综上,和亲公主中有子嗣记载的不足一半,出塞公主有子嗣记载的不足四分之一,有子嗣长成的仅为八分之一。可见,和亲公主,尤其是出塞的公主甚少有子嗣可为今后依靠。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其一,因为政治联姻的关系,夫妻双方年龄差距较大,不适合孕育子嗣;其二,则是出于保全部落独立性的考量不愿公主有子。

  不过,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没有子嗣可依靠的和亲公主都很难在少数民族政权中获得一个更为尊崇的地位。

  三、结论

猜你还喜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QQ在线咨询
QQ咨询
879182359